带着诗去远方看风景!中铁建工承建郑阜、汉十高铁6座站房顺利投运!
点击量:1236 2019-11-29 【
打印】 【
关闭】
11月29日上午,坐标湖北,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汉十高铁首发仪式,并宣布汉十高铁建成开通,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出席仪式,国家铁路集团副总经理黄民,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分别致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梁伟年,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出席首发仪式。
作为随州南站、随县站,的总承包单位代表,中铁建工集团总经理毕彦春,总经济师贾国明,华北分公司总经理丁卫国受邀参加首发仪式,并以第一批乘客的身份体验了十堰东站到汉口站的最新速度,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对首发仪式进行了跟踪报道。华北分公司随州南站项目经理石冬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九省通衢飞跃秦巴山区,赏千里山水画廊”,汉十铁路的开通,让武汉城市圈与襄随十城市群携手迈入同城时代,形成沟通华中与西北地区,沿海发达省市的国家战略大通道。
12月1日上午,坐标河南,郑州东开来的G6625次高铁开闸检票,标志着郑阜高铁全线正式开通!河南“米”字型高铁网终于圆满完成了这一“捺”,将豫东南老区送入经济发展快车道西华站、周口东站、淮阳南站、沈丘北站的总承包方中铁建工集团华北分公司,用实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开通当日上午,华北分公司周口东站项目经理秦阳作客周口广播电视总台直播间,为大家讲述建设历程3天,2条高铁线,6座站房,中铁建工集团华北分公司不辱使命、期到必成、完美履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重点回顾一下在建设中的精彩看点吧!
中铁建工在郑阜高铁周口段打造的4 座高铁站房,紧密围绕“人文”二字,站场2台4线,站房建筑面积4千平米的,西华站融入了「女娲造人」的传说。站场3台8线,站房建筑面积3万平米的,周口东站糅合了「伏羲八卦」的元素。站场2台4线,站房建筑面积5千平米的淮阳南站以「青帝太昊」为原型站场2台4线。站房建筑面积6千平米的沈丘北站围绕千年歌谣「千字文」展开。在建设过程中中铁建工的深化设计的水平得到了极致发挥,
1.以“人文内涵”彰显“文化自信”。周口东站的深化设计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为主题,将文化自信与工匠精神完美结合,进站广厅使用两种尺寸的条板组合形成波浪形状,寓意“海纳百川”,二楼栏板加装传统花格,营造一横中式的“宾至如归”,天桥部分吊顶为弧形,横跨工字钢成“一叶扁舟”,一眼望去,激起层层水纹,寓意“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候车大厅吊顶采用渐变穿孔铝板透光的形式,折射出形态如流水的图案,映射了周口地区三水交汇的地域特色。
2.用“贴心设计”创造“温馨体验”。智能卫生间打造了干净方便的环境,入口处安装智能显示屏,及时提供蹲便空位信息,洗手台镜面安装的显示屏,让室内外温度等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卫生间设置有儿童折叠座椅,残障人士及妇幼使用方便,女卫生间设有女士梳妆台,方便女士补妆,男卫生间小便器位置,设有暗藏式线型地漏,排污快捷方便,通往二层候车区的楼梯玻璃扶手采用装配式安装材料,可以有效地避免剐蹭衣物,候车大厅开水设备嵌入式安装设有茶叶漏水槽,方便旅客清理茶叶,母婴室内增加隔断设计,提供更加隐蔽舒适的哺乳环境。装修装饰效果各项功能设施的优化充分体现出了贴心设计,全方位打造出人性化站房。
3.用“严丝合缝”筑起“精品站房”,拼接幕墙的每一块铝板、每一块玻璃能否做到严丝合缝对整个站房的完美建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造精品站房就是要在专注质量的同时严格把控每个细节。站房幕墙排版精准、拼接合理,胶缝顺直、密实风口采用仿石百叶,对称布置,整齐美观在站房的每个角落,无论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地方,无论是面对“乘客”还是“工作人员”,都以高品质建筑润物无声。
领略完郑阜高铁“人文站房”的风彩接下来我们再一起了解汉十高铁随州段的“秀美站房”的风光吧!汉十沿线各高铁站房串起了诸多风景名胜,中铁建工在汉十高铁随州段打造的2座高铁站房紧密围绕“美景”二字展开。
站场2台6线,站房建筑面积近3万平米的随州南站以“千年银杏,十里画廊”为灵感,将24个金黄色透光膜伞壮状造型迎面挺立,站场2台4线,站房建筑面积6千平米的。随县站以“神农”“耒耜”为形,描绘出一幅山水如黛的画卷,在建设过程中中铁建工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1.用“精挑细选”展现“优美姿态”。随州南站最大的特色要数吸“睛”无数的24个“银杏伞”结构了,它们的学名叫做“大曲率负高斯双曲面ETFE索膜结构”,该膜材采用了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相同的材料,但曲面更为复杂,材质和安装要求更高,其底部覆盖的ETFE膜厚度仅0.3毫米(相当于一张A4纸的厚度),但张力需比同厚度的钢板更大,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严格控制75%的透光率,项目工程师在施工前通过材料性能试验,受力模拟及三维建模辅助找型的方法,在现场前后3次制作1:1实体模型,对索膜结构受力体系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实现了晶莹剔透的观感,和风雨无损的质量。
2.用“精准安装”打造“整齐划一”,随州南站候车厅屋面形状为波浪形,内部吊顶与24把“银杏伞”结构呈曲面衔接,如何将伞边及伞骨精准排布,同样是一件犹如“穿针引线”般的工程。项目部大量引入了曲线构件,花篮柱和鼓型等新型钢结构节点,通过地面单元组装后,采用450吨履带吊整体吊装,再通过BIM重新建模及3D扫描,成功将双曲面铝条与伞状结构完美衔接,打造了前后左右观感相同的“阅兵式”矩阵。该BIM技术已获得2019年第二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银奖,钢结构施工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用“深化设计”创造“历史传承”,说到随州历史,最抹不开的话题,要数当年出土后便震惊世界的曾侯乙编钟了。项目部通过深化设计,以编钟造型为主题,出站地道两侧一字排开青铜材质的幕墙,每个“编钟”尺寸为4米*4.5米,间距8.4米,一路走来,在时光交错中体验历史的厚重,充分凸显了随州地方文化特色。
无论是富有浓厚历史背景的4座“人文”站房,还是串起风景名胜的2座“秀美”站房,都离不开国铁集团和地方政府对中铁建工的信任和支持,中铁建工人将继续发扬“站房建设王牌军”、大型公共建筑专家的精神,贯彻落实国铁集团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铁路建设十六字方针,为国家的高铁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