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CRCEG网站群

當前頁面:首页 > 企业荣誉 > 详细信息

铁路网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郑州东站站房工程主体钢结构封顶纪实

点击量:22627   2011-06-20 【打印】 【关闭

《人民铁道》 6月8 杨甲午  经过中国中铁建工集团参建人员20个月的艰苦鏖战,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铁路客运站——郑州东站站房钢结构于66顺利封顶。主体钢结构骨架完整亮相,标志着郑州东站主体施工全部完成,工程开始转入装修及安装阶段,2011年年底即可交付使用。

郑州东站是京广、徐兰两条高铁的十字交会枢纽,是一个以高速铁路为核心,集城市地铁、城际铁路、公路客运等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作为从传统交通枢纽向综合型交通枢纽转变的重要环节,郑州东站将极大地提高铁路运输效能,最大程度地缓解郑州的交通压力,巩固并提升其作为枢纽中心的地位。

构思巧妙的设计新理念

郑州东站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总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站房采用“城市之门”的造型设计,兼有后母戊方鼎的沉稳和莲鹤方壶的优美神韵,寓意“鼎立中原”“和谐河南”。

郑州东站站房按照以人为本、流线为主、效率第一的原则设计,是“桥建合一”结构的跨线铁路站房。它充分尊重旅客进出站、换乘及候车等活动的规律,最大程度缩短旅客在站内活动的步行距离,实现了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过程性的5项目标要求。

精湛的施工新工艺

郑州东站新技术应用多、难点多。工程伊始,中铁建工集团郑州东站项目部成立了以王福全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党员科技攻关小组”,对工程技术难点进行科技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在取得的1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成果中,双向预应力框架桥施工首开铁路站房建设技术先河,为安全、快速推进郑州东站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证。在轨道梁施工中,攻关小组经过反复试验,采用了线下钢骨柱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轨道层梁柱节点综合施工技术、轨道层超大梁板结构高支模体系荷载试验等多项技术,满足了钢筋、预应力筋准确定位和混凝土施工要求,确保了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了钢骨柱混凝土耐久性100年的设计要求。

精细管理和谐共建的新格局

组织施工,策划至关重要。郑州东站建设和施工单位多,作业面交叉,关系复杂。为协调好各方关系、创造条件如期完成施工,项目部认真分析了综合枢纽的建设内容,率先提出

“站房先行,周边配套中间插入,明确工程接口的施工技术方案,综合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关键工序同步施工,集体协商,会议决定”的整体建设思路,得到了建设方的认可和多家施工方的支持。在中铁建工集团郑州东站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黄延英的带领下,承建过长沙南站的65人管理团队发扬铁军精神,带领参建员工创造了6个月砼浇筑量达20万立方米、桩基施工达2597根的集团新纪录,20个月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工程质量得到郑州铁路局和监理方的高度认可。

在郑州东站建设中,施工方中铁建工集团郑州东站项目部创新项目管理,与建设方郑州铁路局携手共建,深入推行“项目党建标准化、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双标共建”活动,以此推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双方逐步构建起了与协作队伍和谐共建,与监理、设计和其他施工单位联合共建,党建工团齐抓共管的

“大共建”格局,为安全优质高效推进郑州东站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郑州东站这一凝聚着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雄伟巨作已掀开它的神秘面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网上。郑州东站将成为河南省“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的重要纽带,并且可带动郑汴新区的快速发展,是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支撑。它也将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郑州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法律声明 投诉咨询 常见问题 网上调查

京ICP备18060710号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8号 邮编:100160

电话:010-51136666 传真:010-511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