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CRCEG网站群

當前頁面:首页 > 企业荣誉 > 详细信息

六大科技独领风骚——中铁建工科技引领北京南站

点击量:28810   2008-03-21 【打印】 【关闭

《中国中铁》35日讯  通讯员张同德  中铁建工科技引领北京南站建设,六大技术开创先河。

一是研制开发的塔吊防碰撞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北京南站主站房地下结构施工中使用重型塔吊23台,安装密集,垂直高度空间有限,相邻塔吊无法保证较大高差,时常出现一台塔吊与周围9台塔吊交叉作业的场面。由于现场无法安装附着装置,为了防止塔吊之间发生碰撞,引起安全事故,中铁建工集团与有关单位共同研制开发了塔吊智能防碰撞系统。该系统用传感器采集每台塔吊的工作参数及数据,显示在主机面板上,能观测到本塔的各个数据,能直观的看到相邻塔吊的数据和状态,每个机构上安装一组消除误差传感器,及时消除运转过程中误差的积累,避免因不精确导致碰撞事故。该系统有效解决了群塔作业塔吊之间易发生碰撞的难题,保证了人身及设备安全,填补了国内空白。

二是动荷载下轨道层采用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突破行规。该接头形式经过60组试件见证取样,20组分别作200万次循环加载抗疲劳性能检验,经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可在本工程轨道层结构钢筋连接中采用,该项技术填补了铁路行规的空白。

三是轨道层梁柱节点钢牛腿在钢砼结构工程中尚属首例。该技术解决了北京南站主站房轨道层梁板上部荷载巨大的问题,现场采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密实度,确保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四是钢结构雨蓬国内首次采用A塔支撑。北京南站站台钢结构雨篷国内首次采用A型塔柱支撑,呈扇贝状对称分布在高架候车厅东西两侧,每侧47榀,总计94榀。A型塔柱高度在16.84米至32米之间,每根重量最大达74吨。雨篷钢结构焊缝经第三方百余次检验合格率达100%,并顺利通过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检查验收。

五是大跨度雨篷悬垂梁世界第一。北京南站雨篷结构主要包括支撑于轨道层负1.6米标高的A字型塔柱及其所支撑的屋面环梁、主梁、次梁等。部分屋面主梁设计为悬垂下弯曲线形工字钢梁,共计188根。这一结构使整个雨篷形成了一个跌落式的双曲面屋面,与主站房高架屋面相对应,沿袭了天坛祈年殿三重檐的设计理念,使整个雨篷形成了一个跌落式的双曲面屋面,与主站房高架屋面相对应。其中悬垂主梁跨度最大67.5米,如此大跨度在世界建筑史上尚属首例。

六是光伏一体化太阳能发电系统开中国公共建筑之先河。北京南站主站房屋面中央采光带安装太阳能电池板3264块,所占面积6700平方米,约为整个采光带的50%,总发电量约320千瓦小时,如此大面积地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开创了国内大型公共建筑之先河。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法律声明 投诉咨询 常见问题 网上调查

京ICP备18060710号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8号 邮编:100160

电话:010-51136666 传真:010-511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