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4月16日讯 通讯员梁秦 “好运北京”2007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赛场由北京市体育局作为业主单位,由中铁工建筑工程设计院设计,由北京城建二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好运北京”2007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除赛道外,功能区域主要分布在永定门起点、居庸关终点。起、终点分别作为独立的场馆进行设计和运行。奥运会设置3000人临时坐席,测试赛不设置临时观众坐席。在永定门起点、居庸关终点设有功能用房。
公路自行车赛场其自身的开放性与自然性成为此场馆设计的亮点,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成为了整个场馆的设计背景,透过历史的穿梭让更多的国内外人士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起点永定门城楼与中轴路,沿途经过的天坛、天安门、故宫、元大都遗址公园、雍和宫、地坛、十三陵,以及终点区的居庸关长城、云台、八达岭长城等形成的文化体系成为诠释“人文奥运”精髓的关键。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要素将场馆建筑有机地结合形成完美的转播视角也是此设计的特点。如起终点拱门的搭建、颁奖台与颁奖旗的建设等都成为转播的重点,经过实地考察与分析,起终点拱门的搭建位置分别以永定门城楼与居庸关南关作为背景。居庸关云台与长城作为颁奖仪式的天然背景不仅满足赛事的需求,而且更加有力地推广了中国历史文化,成为了本场馆的闪耀特点。此外,本次赛事设施分布在永定门、居庸关,赛道贯穿8个区县,其自身的自然魅力不容忽视,针对实地植被的生长情况及分布,将其与建筑巧妙地结合,形成一道无形的绿色丝带。本场馆另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像其他场馆人工种植或铺设植被,而是借助天然条件就能够充分体现出“绿色奥运”的完美篇章。
在设计过程中将“节俭办奥运”这一宗旨贯彻到场馆设计中,将起终点大部分功能用房安置在原有建筑内,减少新建建筑的面积,有力地控制了造价。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与流线安排将原有建筑与新建建筑和谐地结合形成了一座多用途的综合性建筑体系。此外,所有搭建的临时建筑均为可拆装的活动建筑,不需要破坏任何原有建筑来进行安装,不仅可以反复使用节俭成本,还对文物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路自行车赛场充分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代表了“自然、科学和人类”的思索,虽然它是一座临时性、虚拟性的建筑体系,但是它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印象建筑,不仅为国内外人士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更为国内外人士提供了一个享受自然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