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CRECG网站群

当前页面:首页 > 详细信息

    在地震灾区 永远铭刻中铁建工的辉煌业绩

    点击量:   2008-07-18 【打印】 【关闭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叫毛朝成,现任北方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6月初,我受中铁建工集团和天津市建委的委托,带着北方公司全体员工的期望,率领突击队奔赴四川罗江灾区,执行救灾援建任务。经过前线全体指战员23天的艰苦鏖战,已完成4所学校的全部安装任务、共计497套过渡安置房;正在施工的4所学校、2个幼儿园、2个卫生院、1个工厂、5个居民点共完成1350套过渡安置房安装施工,取得了救灾援建的阶段性胜利,受到天津市救灾援建前方指挥部和罗江县人民的高度评价与真诚感谢。今天,我代表救灾援建前线指挥部,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救灾援建工作情况。我汇报的题目是:“在地震灾区,永远铭刻中铁建工的辉煌业绩”。

    一、主动请缨,承担重任,彰显中铁建工社会责任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开展了一场英勇顽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和危难,公司党政领导认为,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抗震救灾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大局出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集团公司的要求,不讲代价,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为此,公司党委在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组建了抗震救灾领导体系,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行动,周密部署,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并在向四川灾区捐助50套标准板房、合计35万元后,又主动向天津市请缨,要求赴灾区参加救灾援建,市建委领导被我们的真情所感动,委派我们赴罗江参加救灾援建。公司党委立即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和员工报名参加突击队。从公司领导到广大党员,从机关各部室到项目广大员工,大家积极踊跃报名,截止到5月底,共有245名员工申请参加突击队。公司党委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成立救灾援建前线指挥部,落实指挥部突击队人员组成;安排落实资金保障、机具服装、形象宣传、生活后勤、车辆行程等,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2年前,唐山大地震后的第8天,我就曾随建厂局五总队进入灾区,参与抢修丰润机务段,具有一定的抗震救灾经验。我坚决要求入川救灾援建,公司党委任命我为前线指挥长、临时党委书记,为此我既感到无尚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62日,我带领先遣人员赴德阳市罗江县作前期准备工作,4日下午,天津市援建工程前方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安排我们负责6所乡镇学校、两所幼儿园和一个工厂、一个居民点的过渡安置房安装施工。我与5日早晨到达的突击队员立即铺点开工。到610日,14名前线指战员和200多名作业队员集结罗江,全面展开了救灾援建安装施工。

    二、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展现中铁建工时代精神。

    第一批突击队员到达罗江灾区后,我立即召开党员大会,要求大家发扬“不甘人后,敢打必胜,齐心协力,勇争第一”的公司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出色完成任务,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家”。65日,第一批200吨物资运抵灾区,此时,作业队员还没有到达,前线指挥部11名突击队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连续一个昼夜抢卸货物,每个人的肩膀都压肿了、手掌也磨破了,汗水和雨水浸满全身,依然咬牙坚持、再坚持,直至物资全部卸完,连续奋战4天,到69日,就安装过渡安置房10栋、80套,计1600平方米。初战告捷,受到了天津市救灾援建工程前方指挥部高度赞扬,立即决定将之前由其他援建企业承担的罗江中学、潺亭实验中学两个重点项目转交给我们。他们说“中铁建工集团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投入安装施工、并成效显著,真不愧是铁军和天津市的主力队伍。”

    在救灾援建前线,全体突击队员不畏艰难,克服水土不服、蚊虫叮咬、潮湿闷热等恶劣环境,每天冒着余震的危险坚持工作。共产党员们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银川项目的支部书记王秦生既负责收料,还要帮助放线并负责员工食堂管理工作;指挥部项目副经理韩宝生刚从深圳调到北方公司,就报名奔赴救灾援建前线,既负责高压线地块项目,还分管外围乡镇6个学校的项目。指挥部项目副经理段宝杰负责安装施工管理,他白天忙于施工组织、管理、协调,晚上连夜制定计划,起草上报公司的援建情况通报,每天都忙到深夜,第二天一早照常起来上班,就连妻子怀孕住院都不能守在身旁,依然坚守在援建第一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戴运宏、刘天华、刘广浩、邓迎九、王飞等同志,郑重向临时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他们在援建工作中自觉向党员看齐,为取得援建施工的优异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戴运宏在一次物资卸车时,不慎从车上摔下,爬起来不顾疼痛,继续投入卸车,后来手腕肿了好几天;他在得知家中老父亲、老母亲因病住院时,忍受着牵挂和惦念之情,没有提出返津要求,依然为灾区人民奉献着、忙碌着。王建国尾巴骨摔伤,在没有治愈的情况下也奔赴灾区,投入救灾援建,他说:“为了让灾区人民早日安家,我的一点小伤算不了什么”很朴实的一句话,激励了全体参建人员的干劲。

    全体突击队员用实际行动,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延续拓展了中铁建工的青藏铁路精神,发扬光大了中铁建工的南极精神,成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必将成为引领中铁建工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齐心协力,敢打必胜,树立中铁建工企业形象。

    按照天津市救灾援建前方指挥部“将学校和医院作为生命线工程优先进行安装施工”的指示,我们把安装施工的重心首先转移到两个高考用房项目。615日下午4时,已于3天前完成测量放线、施工机具、人力部署等准备工作的罗江中学项目,终于等来了198套、45车的全部安置房物资。为了争取安装时间,在部队和学校部分师生的帮助下,大家冒着小雨,有条不紊的于晚上830分将全部物资卸在指定地点。

    为了确保19日完成50个高考教室的安装施工,全体指战员又连夜开始教室架体的安装施工。大家分头把关,对各自负责的安装班组进行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安全质量交底。指挥部对各安装班组实行责任包干,并评选优秀班组、优秀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整个安装施工现场灯火通明、热火朝天,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经过全体参建队员48小时的昼夜奋战,终于比总体计划提前两天完成了50个教室的安装施工。618日,孩子们提前进入安全、明亮的过渡板房教室内上课;20日,又提前搬入了过渡板房宿舍,告别了潮湿的“帐篷”生活。

    天津市救灾援建罗江县前方分指挥部赵敏指挥长说:“过去我对中铁建工集团不了解,通过援建罗江中学并在短短的48个小时完成了德阳市第一批高考用房,使我感到中铁建工集团真不愧是铁军,是一支过硬的队伍,是可以信赖的队伍。全体参建队员想灾区人民之所想,急罗江人民之所急,充分体现了海河儿女与罗江人民心连心的援建宗旨,为天津人民争了光。”罗江县常务副县长林永成说:“中铁建工集团援建指挥部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以救灾援建的优异成绩,鼓舞了罗江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士气。罗江中学校长唐启刚称赞说:“你们不愧是以铁军著称的‘中国中铁,’敢打硬仗,勇于拼搏,甘于吃苦,无私奉献,表现出了中央企业高尚的风范和崇高的精神。”天津电台“滨海之声”现场采访并连线直播时,我用嘶哑的嗓音向华北听众介绍“中铁建工”抗震救灾的壮举,在连线现场,真实感人的事迹让许多人热泪盈眶。

    23日上午,由于连续奋战,身体严重透支,我晕倒在施工协调会场,把同志们吓坏了。大家赶紧把我送往罗江人民医院抢救,医院廖院长亲自组织最好的专家组对我救治,并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是因为疲劳过度、睡眠不好而导致晕倒。廖院长叮嘱我一定要休养几天。可是任务紧急,我怎么能倒下呀,下午5点,我下达了出院的命令,临行前,医院的领导、医护人员纷纷来看望,大家饱含深情地说:“罗江人民谢谢您了,为了我们罗江您也要保重身体……”当我们去付医疗费时,收费员告知,“院长已经通知我们,你们的住院费用全部免了,不用缴费……”真情暖人心,爱心互传递。我们以实际行动在罗江灾区树立了“敢打硬仗,勇于拼搏,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中铁建工美好形象!

    四、牢记嘱托,不负众望,践行中铁建工光荣使命

    我们在救灾援建前线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每当我们取得一点点成绩时,都会得到及时鼓励。让我们十分难忘的是,617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刘荣耀,副书记、副总经理崔宝华和北方公司党政领导亲赴罗江救灾援建工地,对全体突击队员进行慰问,送来了我们急需的食品、服装等生活必需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高涨的士气;18日上午10时在罗江中学工地,刘书记向“共产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授旗,对全体参建员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对下一步的救灾援建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一要牢记职责和使命,我们是中央代表队,为国家分忧、为灾区解难责无旁贷,要义无反顾地投入救灾援建;二要不愧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这个光荣的称号,不愧对“共产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这个光荣的旗帜,在救灾援建这个战役中打出中铁建工集团的威风;三要牢记在灾区的这段经历,把救灾援建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在今后的项目管理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这些嘱托,使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在授旗仪式上庄严宣誓:“在救灾援建安装施工中,关键岗位有我们领着,关键工序有我们盯着,关键环节有我们把着,关键时刻有我们撑着,急灾区人民之所急,解灾区人民之所难,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我们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日夜奋战,确保高质量地按时完成19个项目的援建施工任务,向罗江灾区人民交出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

    前线指挥部的全体队员深知,后面大小15个援建项目、近2000余套援建任务还很艰巨,困难还很多。但是,我在这里请各位领导放心,无论困难多大,工期多紧,我们一定牢记企业的重托,不负众望,践行中铁建工光荣使命。我们相信,有中铁建工强大的企业后盾,有天津市建委和当地政府的指挥、协助,有灾区人民的帮助、支持,我们全体前线突击队员,一定能够再接再厉,奋力拼搏,进一步经受考验,出色完成救灾援建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家”,在地震灾区,铭刻中铁建工的辉煌业绩。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法律声明 投诉咨询 常见问题 网上调查

京ICP备05081180号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8号 邮编:100160

电话:010-51136666 传真:010-51136668 邮箱:crceg@crce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