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7月11日讯 在玉树县下拉秀镇、海拔4200米的苏鲁村安置点,当一位年近古稀的藏族老人见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二分部的党支部书记李仁军的那一刻,她把脸紧紧地贴在了李书记的脸上。
2010年10月,为了确保玉树灾区人民早日入住永久性住房,中国中铁按照青海省要求,在原有援建任务之外,毅然承接了玉树县下拉秀镇1000套农牧民住房建设任务。玉树下拉秀镇位于玉树县境南部,东接四川省,面积2826.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100米,高寒缺氧,距玉树县结古镇102公里,人口1万,藏族人口占99.9%。1000套农牧民住房分散在33个集中安置点,最远处的施工点距离结古镇260多公里。因为地处深山,环境保持着良好的原始生态,但道路交通状况差,物资材料供应极度困难,施工点均无电力供应,无手机信号覆盖,通讯联络困难,施工用电全部需要自发电解决。
面对如此艰难的施工任务,承担具体援建施工任务的中国中铁建工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迅速组织力量,抢在大雪封山之前,快速进场,快速展开艰难的施工。就在中铁建工集团二分部负责施工的苏鲁村施工点旁,住着一位67岁的老阿妈,每天来往寺院都要经过新建工地,逐渐就和工地上的员工们熟悉了。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中铁建工集团参建人员也从当地干部那里了解到了老人的一些生活情况:五年前她从更远的山坳搬到现在的住地。了解此情况后,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李仁军便和大家商议为老人家做些什么,大家商量后异口同声地说: 咱给她家安盏电灯!
很快,明亮的灯光就照亮了老人的住房,也点亮了老人的心。半年多来,老人已经和援建者成为了亲人,每次到工地,李仁军书记都不忘带些生活用品给老人家,于是就又一次出现了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