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报8月29日讯 通讯员梁秦 近年来,中铁建工集团在“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改进创新,“三大转变”稳固海外市场。今年以来,海外项目累计新签合同额36081万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6706万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由做好项目向做实市场转变。近年来,中铁建工始终坚持“以现场保市场”的经营理念,用优质工程说话,以诚信赢得业主的信任和尊重。今年元月,中铁建工与中铁大桥局联合体中标坦桑尼亚基甘博尼跨海大桥及道路工程,项目合同额1.35亿美元。这座东非第一大桥是坦桑尼亚政府的头号政治工程,也是中铁建工发展海外业务多元化的重要标志。中铁建工通过抓大项目、大客户,经营大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区域市场客户的分析和追踪,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注意积累优秀客户资源并与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已在坦桑尼亚、巴西、阿尔及利亚、沙特、哈萨克斯坦、加纳等地初步形成了6个区域市场,逐渐实现了由“做项目”向“做市场”转变,区域市场得到了稳步拓展。
由劳务输出向本土化人力转变。从承担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20年大修任务开始,中铁建工就充分认识到了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性。通过采取提高坦桑员工待遇、尊重民族信仰等措施,在取得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当地人员的招收比例,实现了本土化人力资源配置的转变。逐步形成了依靠自有员工从事管理,任用有技术的国内员工当工长,当地工人做劳务的海外工程“架子队”管理模式。既解决了用工管理的难题,又保持了在坦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连续性,确保了项目管理的有序可控。目前,中铁建工从事海外业务人员共计257人,外派员工164人,外派劳务工410人,并为当地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
由工程建设向形象建设转变。中铁建工自觉融入当地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在海外市场打造责任中国、责任央企、责任中铁的良好形象。仅在坦桑尼亚就先后2次向WANAWAKE基金会和WA-MA基金会捐款,共计4500万坦先令,用于支持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并为伊林加地区民众饮用水净化工程捐助4000万坦先令,使当地民众喝上了健康干净的自来水;为撒米地区捐赠2500万坦先令支持当地建设生姜深加工工厂,解决了当地经济发展难题,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受到了坦桑尼亚总统吉奎特的高度赞扬。由此,坦桑尼亚建筑市场也得到不断开拓和巩固,占有率达到全集团海外市场的35%,总施工面积达到7743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