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CRECG网站群

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动态 > 详细信息

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顺利竣工

点击量:   2011-08-18 【打印】 【关闭

8月11日,位于青山环抱之中的玉树县结古镇腹地的第二完全小学在经历了“4•14”大地震后的300多个日夜后,提前20天顺利竣工,成为玉树县首个竣工的完全小学。终一幢三栋连体的四层白色教学楼,舒适、洁净的红色塑胶跑道和人工植草坪的小学生专用足球场组成的庄重、典雅、靓丽且略带几分藏式康巴风格的现代化新校园展现在众人面前。

中国中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党工委书记卢卫平在竣工典礼上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重建工程的竣工典礼,这是玉树结古镇第一个全面竣工的重建工程,也是玉树县第一个竣工的完全小学,标志着世人瞩目的玉树灾后重建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青海省副省长王令淩、玉树州州长王玉虎、玉树县县长才仁公保、青海省建设厅厅长匡勇、玉树县副县长白玛与卢卫平共同为第二完全小学工程竣工典礼剪彩。

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的新校区是在原址上重建,它地处玉树县结古镇未来最繁华的商业住宅小区的包围之中,东有巴塘滨水休闲街,西侧毗邻玉树“长安街”之称的城市主干道胜利路的中端,正南端则是玉树县第二幼儿园和紧邻的第一民族中学。它的建成可以满足周围居民的子女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的一站式教育。第二完全小学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55平方米,校园内分为运动区、生活区和教学区,结合运动场地的尺寸要求,将运动区置于西侧形成“动”区,并建了篮球和乒乓球等运动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健身活动场所。为了给教学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把教学楼设在远离主干道的位置,以减少交通噪音,于东侧,形成“静”区。这种动静分区,相得益彰。

教学楼以灰白色为基调,局部以藏红色提亮,体现了校园建筑清新自然的风格。在屋檐、门、窗等建筑构件上局部采用红色、黑色、赭石色等传统民族色彩进行点缀。檐口上的凹槽处理和顶层窗户的退台手法是对藏式建筑顶部符号的现代化演绎。在路面的铺装上采用的是当地材料,并结合民族特色纹理如藏服和民居墙体等。这些设计都着重探寻了适合玉树当地风土民情的校园建筑风格。四层的教学楼拥有36个教室,还设有美术室、图书馆、科普教室和心里咨询室和多媒体室,能容纳1620名学生。楼内的每个教室都通有线电视,且进户光缆由室外引入机房,楼内的两个大型计算机教室可同时容纳50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除了处处考虑到小学生的人性化尺度,集游憩和运动功能于一体外,还充分考虑到残障学生的无障碍设计。如残疾人卫生间设一个呼叫求助按钮,当遇到紧急状况时,只需按动呼叫按钮,便可启动卫生间门口的报警器,从而通知到附近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校园内还安置了数字广播系统,如果发生意外可以进行应急报警的事故播报,并且这个广播系统还兼做电铃使用。学校安装的所有元器件及设备均满足当地高海拔的环境和气候要求,且配电设备安装都满足抗震设防烈度7度等级的要求。各个教学楼和专用教室是通过连廊相互联接,将国际先进的校园规划理念引入其中,创造出全天候的教学与生活环境。

西北侧的操场将活动场地和学生的游戏空间融入在绿色之中,使得整个校园环境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操场是采用纳米聚氨酯塑胶做跑道,它具有更好地抗拉强度、扯断伸长率、压缩复原率、阻燃性、使用寿命、耐水解性、抗潮抗菌、色彩持久等特点,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适应最高温度50摄氏度到零下50摄氏度,各项性能非常稳定。

第二完全小学的校长田江山说,“地震前的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共有在校生1860人,教职工58名,顷刻间的地震让这里变成了一片废墟,如今全新的第二完全小学已不再是那时仅有的40间平房,它现在已经是一座符合雪域高原气候要求,跨越二十年,符合现代化绿色、低碳要求,并有效运用新型环保、节能、生态技术,具有时代感、且体现了我们地方民族特色、传承历史印记的现代化新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既是我们的校园,也是我们的花园和乐园。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竣工是玉树县的一件大事,它意味着我州2200个家庭的孩子可以享受到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了。感谢中国中铁建工集团的建设者们,这所学校是你们在震后的废墟上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每斗灰浆里都浸透着你们每一个人的心血和汗水,是你们用青春和情感倾注在这里的每一块砖,这里的每面墙都折射着你们的苦乐与欢歌。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法律声明 投诉咨询 常见问题 网上调查

京ICP备05081180号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8号 邮编:100160

电话:010-51136666 传真:010-51136668 邮箱:crceg@crce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