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工11名勇士随国家海洋局24次南极考察队执行我国南极“十五”能力科考站建设项目,首次承建中山站重建任务。他们在极昼、烈风、酷寒、暴雪等恶劣环境下,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圆满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为中国中铁和中铁建工争了光,并以他们的实际行动铸就了新时代的南极精神。
何为南极精神?
一是为国争光,为企业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精神。南极考察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长远利益的战略决策。此前,中铁建工集团曾五次派遣精兵强将参加南极科考站建设任务,为考察站的建设、运行、维护、改造和完善付出了辛勤汗水,使南极考察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此次我集团公司担任的中山站建设项目是我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次出征的180多人的科考队中,中铁建工的11名勇士是唯一一支由技术工人组成的队伍。他们面对超出设计和图纸数倍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为了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为了祖国的极地事业,牢记中国中铁重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胜了气候、技术、安全上的种种挑战,最终以一流的质量和管理,快速、高效地完成了任务。同时,他们还积极做好环保工作,受到国际环保组织的高度赞赏,在众多国家开展考察工作的南极,展示了中国工人的风采和素质,也为企业增添了光彩。他们这种对国家南极考察事业无比热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为企业的荣誉和发展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是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当祖国和企业需要我们的时候,不计报酬、不计代价,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就是最生动最朴实最直接的爱国、爱企。
二是不畏艰难、挑战极限的拼搏进取精神。队员们为保证工期,在近三个月的施工期间每天都是24小时轮班作业,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个人要完成通常情况下两、三个人的工作量,做到“人停机不停”,以致于到后期他们体能严重透支,平均消瘦十五六斤。而且他们的工作进度不是在寻常情况下创造的,他们除了要象在祖国内地一样付出体力的代价外,还要战胜异常艰苦的极地施工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极地气候变化无常,极昼导致生理机能失调,长时间强光刺激引发“黄眼”病,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到悬崖峭壁边测量等。在前所未遇的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中铁建工的11名勇士用实际行动向自身体力和毅力的极限发起了挑战并最终赢得了胜利,被科考队员们誉为比岩石还要坚硬的“钢人铁马”。他们用汗水乃至生命丰富和升华了中铁建工人不畏艰难、拚搏进取的企业精神。
三是敢为人先、攻坚破难的开拓创新精神。南极特殊的地质特征、气候条件使任何一种在祖国内地很平常的施工在这里都要面临严峻的挑战。没有施工经验可循,没有借鉴的技术资料,没有专家现场指导,他们自力更生,开动脑筋,优化方案,凭着科技创新,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先后创造了超低温砼浇筑法、坚硬岩石钻孔法、自制吊装设备解决吊车上山、人工浇水解决打孔机液压油冻结难题等多项南极条件下施工的技术革新。项目经理刘笃斌因主意多被科考队员们称为“鬼子刘”、“刘教授”。如果没有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他们就不可能完成建设任务。他们也用实践表明了知识的可贵,创新的重要。他们是中铁建工的“窦铁成”,为全体员工树立了学习型员工的榜样,为中铁建工诚信、执行、创新的企业精神提供了更新更美的注脚。
四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队员们同众多科研机构共赴南极,主动承担了许多份外工作。在前往南极的“雪龙号”航行途中,我们的队员克服晕船带来的身体极度不适,在剧烈颠簸、空气闷热的“雪龙号”上,为其他科考队员调试和维修空调;把船上所有气罐、食品搬到合适的位置;把凌乱的甲板冲洗干净;帮助韩国飞机顺利入库;将包括一千多个180斤重的大油桶在内的货物搬运到中山站;用施工剩余的水泥和沙子为中山站修建了“中国中铁”直升机停机坪……“中铁”一词成了“雪龙号”上的服务品牌、能工巧匠的代名词、团结友爱的象征。韩国队员称他们是活“雷锋”,船长赞他们是“一支流动的钢铁铸就的突击队”。他们团结友爱、互相支持、不论份内份外,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用满腔热情和高超技术再现出中铁建工人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他们是中铁建工人的杰出代表,也让科研人员和外国同仁领略了中铁建工员工的不凡素质和良好企业文化。
11名队员,虽然没有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却秉承了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以对祖国和企业高度负责的认真态度,用质朴的劳动、智慧的头脑、勇敢的开拓、满腔的热忱,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为我们创造了比建筑精品更为可贵的南极精神。
我们反思:中铁建工走过55年的发展历程,仍得以继续健康发展;我们的员工高度分散施工却能凝聚在一起;建筑行业艰苦,员工收入不高,却屡建辉煌,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中铁建工集团所到之处,在留下一座座建筑精品的同时,也铸就了一代代不朽的时代精神。说到企业管理和发展,有人认为,二流企业靠制度,一流企业靠文化,这话不无道理。中铁建工集团去年企业经营额和新签合同额双超百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又随总公司顺利实现整体上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下一步如何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仅需要物质的推动力,更需要的是全体干部员工共同的理想、高尚的精神境界、富于时代感的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做支撑,这才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的生命之魂。南极精神是中铁建工人核心价值理念的最好体现,为我们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新的内涵。它必定会进一步凝聚和激励全集团广大员工为建设祖国、发展企业而奋斗。
南极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学习和弘扬新时代南极精神,一定要抓好几个结合:一是与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新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企业上市后,我们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体员工要紧密围绕“一个引领、两个提高、三个集中、四大业务、五大战略、六大管理”的中心工作,凝神聚力,为完成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和工作任务团结奋斗,推动中铁建工又好又快地发展。二是与学习窦铁成结合起来。在企业改革发展处在历史新起点之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先进典型为全体员工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我们要将窦铁成的五种精神和南极精神结合起来,发现和培育一批中铁建工的窦铁成式的员工,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基础。三是与中铁建工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中铁建工人在长期的艰苦奋斗历程中,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时代,先后形成了青藏铁路建设精神,大秦铁路精神、茶圬站精神、南极精神,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铁建工“诚信、执行、创新”的企业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而且为企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要让这些精神在各分子公司、在各个项目部和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开花结果,特别是要与项目文化建设、员工创先争优、为企业建功立业等活动相结合,积极培育和完善中铁建工富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用文化打造中铁建工之魂,用精神凝聚智慧和力量,引领全体员工立足岗位,开拓进取,争创一流,拚搏奉献,铸就新的辉煌,迎接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向建局55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