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CRECG网站群

当前页面:首页 > 党群工作 > 详细信息

勇立科技潮头 谱写无悔青春——记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张利

点击量:   2009-07-20 【打印】 【关闭

工作16年来,他在家的时间不足一年。

为了工作,父亲病重也未休一天假。

技术革新、科技创新成果20余项。

他就是中铁建工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张利。

北京南站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客运面积最大的站房。仅地上钢结构钢材用量就是整个“鸟巢”用钢量的1.5倍,而工期只有两年半。如此高的标准,对于北京南站项目部副总工程师的张利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北京南站九米高架层4万平方米楼板原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板,要搭设10米高的满堂红脚手架,投入巨大,施工周期长,而且满堂红脚手架占用轨道层施工作业面,对北京南站整体进度影响巨大。凭借着多年从事房建工程积累的成功经验,张利提出将镀铝锌板直接布设在钢结构框架上,加铆后铺设钢筋,再打混凝土及保温垫层,获得设计方认可。该方案不仅省却了铺设脚手架造成的大量人工费用、周转材料费,还将钢筋使用量从1400吨降低到1000吨。该结构形式经耐火检验,满足2.5小时以上标准要求,防火涂料费也省下了。另外,该方案最关键的一点是,它将原设计的施工周期从两个月减少到了1个月,还不含铺设、拆除脚手架的周期。这一个月对于其他项目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异常紧张的北京南站却非比寻常。

“有困难,找张利”,这是北京南站从同事到监理乃至业主形成的共识。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技术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无论何时何地,他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同事们所遇到的技术问题一一解答;他和同事们一道攻克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塔吊智能防碰撞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动荷载下轨道层采用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突破常规,铁道层梁柱节点“钢牛腿”在钢砼结构工程中尚属首例,钢结构雨篷垂悬梁世界第一;他组织编写的《北京南站综合施工技术汇编》,对北京南站的技术工作做了系统的总结,为其他大型车站施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为人父、为人子,张利总是来去匆匆,很少陪伴家人。北京南站刚刚结束,他又主动请缨,奔赴新的战场,出任太原南站总工程师。此时,父亲重病,医院下达了两次病危通知书。一面是父子亲情,一面是紧张的工作,尽管太原离北京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对于病中的父亲,他所能做的仅仅是,每天抽空打个电话,了解一下病情。回京开会时,当他抽空回家看看,可是由于长久见不到面,总会把女儿吓得哇哇哭个不停。看到身体孱弱的父母,看到默默操持家务而身心俱疲的妻子,心中满是愧疚,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一线技术骨干,他冲锋在铁路站房建设的最前沿,他无怨无悔。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法律声明 投诉咨询 常见问题 网上调查

京ICP备05081180号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8号 邮编:100160

电话:010-51136666 传真:010-51136668 邮箱:crceg@crce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