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幸福、尊严”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首次成为政府发展目标的根本指向。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进步。在并不遥远的过去,尊严曾卑微得只是苟且保命于乱世,幸福渺小得只是一块得以果腹的窝窝头。
走过“十一五”,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平稳快速,综合国力空前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就业状况得到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诸如物价上涨、房价增幅迅猛、老百姓就医难、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等作为社会进步的伴生物也应运而生。所有这些问题都集中在民生领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前中国面临的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不了解党和政府出台部署的相关政策措施,可能会造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认识隔阂,民众错误地认为政府漠视民间疾苦,听不到底层百姓的种种诉求,进而造成公众对公民幸福与尊严的质疑,降低对政府的信任度。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一书的出版,适时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书中没有古板枯燥的理论说教,不仅图文并茂,而且网络热词、近期关注的焦点频频登场,给人耳目一新的亲切感觉,页面中穿插的小专栏对专业名词、政府政策等进行简洁清晰的释义。
书中撷取了八个热点问题,既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具典型意义的突出问题,又是倍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书中阐述问题以身边生动直观的事例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不仅分析了“怎么看”,而且回答了“怎么办”,对八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做出了让人服膺的阐释,帮助我们澄清了思想困惑,加深了对政府政策的认识,增强了对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信心。
走进“十二五”,发展经济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改善民生,为民谋福祉。当民生被摆在举足轻重的位置时,充分体现出政府对民众生活状态的高度重视。
鲁迅先生曾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一书对政绩不夸大,对社会痼疾不回避、不粉饰,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敢于正视现实的勇气。正视问题,才能找到应对之策,才能构建真正意义的和谐社会,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年代,普通人的幸福和尊严得到官方如此的重视和正视。或许这个时代还不够完美,但是能够讨论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才能实现公民的幸福和尊严本身,已经是一种幸福和尊严。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美好目标凝聚着百姓的殷殷期望,实现愿望则需要政府和民众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曾以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非凡的勇气,击败了发展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能够书写出一份温暖民心的满意答卷;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会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安装公司 王昕)